交通事故占責任比例多少
交通事故責任處理全指南
一、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比例
交通事故責任劃分要看很多因素。交警主要看當事人的行為有沒有引發事故,還要看誰的錯誤更嚴重。責任類型分為五種:全責、主責、同責、次責、無責。
如果事故完全是一方的錯誤造成的,犯錯的人要負全責。比如有人闖紅燈撞了正常行駛的車,闖紅燈的人就要承擔全部責任。當事故涉及兩方或多方時,交警會看誰的錯誤更大。錯誤大的要負主要責任,錯誤小的負次要責任,雙方錯誤一樣就負同等責任。
有時候事故誰都沒錯。比如突然有動物沖上馬路引發碰撞,這種情況各方都不承擔責任。交警處理時會仔細檢查現場,他們要看車輛位置、剎車痕跡,還要問目擊者說的話,調取監控錄像。所有證據都要結合起來判斷。
二、違法駕駛會被關多久
違法駕駛的處罰要看具體情況。沒駕照開車最嚴重可能關15天。喝酒開車分兩種情況:第一次被查到酒駕關15天以內,但喝到醉駕程度就構成犯罪,這種情況最多會被關37天。
開快車也會被處罰。在市區飆車或者嚴重超速,交警查到可能直接拘留。有些司機在馬路上開斗氣車互相追逐,這種情況查到也會被關。具體關多久要看行為多危險,有沒有造成事故,有沒有人受傷。
三、交通事故責任有哪幾種
事故責任分五種情況。第一種是全責,比如司機開車看手機撞到行人,司機要承擔全部責任。第二種是主責,常見于路口搶行引發碰撞,搶行的車要負主要責任。
第三種是同責,比如兩輛車都沒注意觀察同時變道發生刮蹭。第四種是次責,比如前車突然急剎,后車跟車太近追尾,前車可能要承擔次要責任。第五種是無責,被撞車輛正常行駛且無違規,就不需要擔責。
責任認定要看具體行為。交警會檢查有沒有闖紅燈、超速、酒駕等違規行為,還要看車輛保養情況。比如剎車失靈的車輛上路引發事故,車主可能也要擔責。
四、責任劃分要考慮哪些因素
交警處理事故時會看六個要點。第一是違規行為,比如闖紅燈的司機肯定要擔責。第二是車輛狀況,剎車燈不亮或輪胎磨損嚴重都可能影響責任認定。
第三是道路環境,雨雪天是否減速,夜間是否開燈都要考慮。第四是駕駛記錄,如果司機有多次違規記錄,可能會影響責任判定。第五是現場痕跡,剎車距離、碰撞角度都能說明問題。
最后還要看監控錄像。現在很多路口都有攝像頭,能清楚拍下事故過程。行車記錄儀的視頻也很重要,有些案件就是靠車主提供的視頻還原真相。
五、處理事故的正確流程
發生事故后要先做四件事。第一是保護現場,馬上打開雙閃燈,在車后放警示牌。如果有人受傷要立即打120,然后打122報警。
第二要收集證據,用手機拍下車輛位置、剎車痕跡、散落物。如果有目擊者,要留下聯系方式。第三要配合交警,如實說明情況,不要隱瞞或編造。
第四要及時聯系保險公司。重大事故要在48小時內報案,小刮蹭也要留好維修發票。如果對責任認定有異議,可以在3天內申請復核。
特別提醒大家注意三個誤區。第一不要私下和解后反悔,書面協議具有法律效力。第二不要隨便認全責,可能影響后續賠償。第三不要破壞現場,移動車輛前要拍照留證。
遇到復雜情況要找專業律師。比如涉及人員重傷、多方事故、責任不明確時,律師能幫助收集證據,準備材料,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。現在很多律師事務所提供免費咨詢,建議先了解清楚再處理。
通過以上說明可以看出,交通事故處理需要遵守規范流程。了解責任劃分規則,知道自己的權利義務,才能在事故發生時正確應對。平時開車要遵守交規,保持安全車距,這是預防事故的最好辦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