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撞人之后怎么處理方法_交通撞人后怎樣處理
交通事故處理與法律責任指南
一、事故現場要做的三件事
開車撞到人后要馬上做三件事。第一件事是立即停車。不管事故大小都要馬上把車停下。第二件事是保護現場。在車后放好警示標志,打開雙閃燈,確保其他車輛不會再次撞上。第三件事是檢查傷者情況。如果有人受傷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。同時要撥打122報警電話通知交警到場處理。
二、責任認定與賠償問題
交警到達后會調查事故原因。他們會查看監控錄像、測量剎車痕跡、詢問目擊者。根據調查結果交警會出具責任認定書。這份文件會寫明雙方各自承擔多少責任。責任分為全部責任、主要責任、同等責任、次要責任四種情況。
司機需要根據責任比例進行賠償。賠償包括醫療費、誤工費、護理費等實際損失。如果買了交強險和商業險,保險公司會承擔部分賠償。但超出保險額度的部分需要司機自己支付。特別要注意的是,就算行人有過錯,司機也要承擔部分賠償責任。
三、什么情況會構成犯罪
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可能涉及刑事責任。關鍵要看責任劃分。如果司機被認定負全責或主責,就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。這時不僅要賠錢,還要面臨坐牢的風險。如果司機不是主要責任方,通常不會構成犯罪,但可能被扣分、罰款或吊銷駕照。
四、撞死人會不會坐牢
導致他人死亡是否坐牢要看具體情況。如果司機負全責或主責,死亡1人就會構成交通肇事罪。按照法律規定,這種情況最低判3個月拘役,最高判3年有期徒刑。如果有逃逸行為,刑期會變成3-7年。如果因為逃逸導致傷者得不到救治死亡,刑期會升到7年以上。
要注意的是,即使沒有逃逸,只要造成死亡且負主責就要承擔刑事責任。有個真實案例:司機李某在小區門口撞倒老人,雖然馬上報警救人,但因超速被認定全責,最終被判1年有期徒刑。
五、法律條文與常見誤區
《刑法》第133條明確規定交通肇事罪的處罰標準。造成重大事故的基準刑是3年以下,逃逸加刑到3-7年,逃逸致死的要判7年以上。很多人誤以為只有逃逸才會坐牢,其實只要負主責并致人死亡就會構成犯罪。
另一個常見誤區是覺得私了能解決問題。重大事故必須報警處理,私下和解可能涉嫌包庇犯罪。還有司機誤以為保險公司全權負責,實際上刑事責任必須自己承擔。
遇到交通事故要保持冷靜,做好三件事:救傷員、保現場、等交警。責任認定要配合調查,賠償問題可找保險公司。涉及刑事責任時建議立即聯系律師,在24小時內獲得專業法律幫助能更好維護權益。記住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逃離現場,逃逸會讓事情變得更嚴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