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死者全責賠多少錢
# 交通事故全責賠償指南
## 一、賠償流程分兩步走
交通事故發生后,賠償處理分兩個步驟。第一步由保險公司負責。所有機動車都必須購買交強險,保險公司會在交強險賠償范圍內支付費用。這個賠償不需要劃分責任,只要車輛有責任就要賠。但交強險的賠償金額有限制,超過部分需要責任人自己承擔。
交強險賠完后,剩下的部分按責任劃分。如果事故雙方都是機動車,全責方需要承擔全部剩余賠償。如果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或行人發生事故,處理方式不同。機動車方即使沒有責任,也要承擔最多10%的賠償。
## 二、責任劃分有講究
機動車之間的事故處理相對簡單。誰有過錯誰賠償,雙方都有錯就按比例分擔。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、行人之間的事故更復雜。法律規定機動車方要承擔更多責任。
非機動車或行人完全沒有過錯時,機動車方要全額賠償。如果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或行人有過錯,可以減少機動車方的賠償比例。即使機動車方完全沒有過錯,也要承擔不超過10%的賠償。這個規定是為了保護行人等弱勢群體。
特殊情況也有例外。如果非機動車或行人故意撞車導致事故,機動車方不需要賠償。比如有人故意沖上馬路碰瓷,這種情況下司機不用負責。
## 三、死亡賠償金怎么算
死亡賠償金采用固定計算方式,主要看死者年齡和戶籍。計算基準是當地上年度居民收入數據。賠償年限根據年齡變化:
- 60歲以下賠20年
- 60-75歲每大1歲減1年
- 75歲以上統一賠5年
具體計算公式分城鄉兩種:
1. 城鎮戶口:賠償金=當地城鎮年收入×賠償年限
2. 農村戶口:賠償金=當地農村年收入×賠償年限
例如某地城鎮年收入5萬元,農村2萬元:
- 50歲城鎮居民可獲5萬×20=100萬
- 70歲農村居民可獲2萬×(20-10)=20萬
## 四、城鄉差異引爭議
賠償標準按戶籍區分引發討論。城鎮戶口的賠償金額通常是農村的2-3倍。這種差異源于城鄉收入差距,但實際情況中很多農村居民長期在城鎮生活工作。
最高法院司法解釋明確,滿足條件的農村居民可按城鎮標準獲賠。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:在城鎮連續居住滿一年,主要收入來源是城鎮工作。這給農村戶籍受害者爭取合理賠償提供了依據。
實際操作中需要提供居住證明、工作合同、工資流水等材料。建議家屬盡早收集相關證據,必要時可請律師協助。
## 五、特殊情況要注意
三種情況需要特別處理:
1. 多人死亡案件要分別計算每個受害者的賠償
2. 無名死者賠償金由道路救助基金保管
3. 賠償協議要經過公證
遇到對方耍賴不賠時,可以申請法院查封車輛。如果肇事方逃逸,交強險仍然有效,保險公司需要先賠付。賠償金分配要優先保障被撫養人,剩余部分由法定繼承人平分。
建議事故發生后立即做三件事:
1. 報警取得事故認定書
2. 聯系保險公司報案
3. 保留醫院票據、收入證明等材料
賠償問題涉及法律和計算,建議咨詢專業律師。各地賠償標準每年更新,2023年最新數據可在當地統計局官網查詢。記住訴訟時效是3年,超過時間可能喪失索賠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