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怎么處理賠償
交通事故處理與賠償指南
一、交通事故處理流程
發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即停車。司機必須馬上打開雙閃燈提醒其他車輛。如果事故發生在夜間,要在車后50米放置三角警示牌。這些措施能避免二次事故發生。
受傷的人需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。如果有人被困在車里,不要隨意移動傷員。等待專業醫護人員到場處理。同時要撥打122報警電話通知交警。交警到達后會拍攝現場照片,測量剎車痕跡,記錄車輛位置。
交警會根據現場情況判斷事故責任。他們會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。這份文件有法律效力,會寫明各方的責任比例。比如追尾事故通常是后車全責,闖紅燈的車輛要承擔主要責任。拿到認定書后,雙方要簽字確認。
二、賠償項目有哪些
受傷的人可以拿著認定書找對方司機或保險公司要賠償。主要賠償項目包括治療費、住院費、手術費。這些費用需要保留醫院開具的收費票據。如果傷者需要在家休養,可以要求誤工費。需要單位出具工資證明和請假記錄。
車輛修理費按實際維修發票金額賠償。如果車輛完全損壞,按事故前的市場價賠償。比如開了5年的轎車,按同型號二手車的價格計算。事故導致的重要物品損壞,比如手機、電腦,也要提供購買憑證索賠。
造成殘疾的需要賠償輔助器具費用。比如輪椅、假肢這些開支。還有專門的殘疾賠償金,按傷殘等級計算。如果事故導致毀容,可以要求整容費用賠償。這些都需要司法鑒定機構出具證明。
三、協商不成怎么辦
雙方可以先嘗試自行協商。保險公司會派人來核算賠償金額。比如醫療費5000元,修車費8000元,誤工費3000元,合計16000元。責任方同意這個數額就可以簽和解協議。
如果對賠償金額有分歧,比如傷者認為誤工費算少了,可以申請調解。各地都有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,由律師和退休交警組成。他們會給出專業建議,促成雙方達成協議。
調解不成功就要去法院起訴。準備起訴狀、責任認定書、醫療記錄等材料。法院審理通常需要3-6個月。判決生效后對方不執行,可以申請強制執行。法院會凍結對方銀行賬戶或扣押財產。
四、員工事故公司怎么賠
員工上下班路上出車禍算工傷。早上從家到公司,晚上從公司回家都算通勤時間。需要提交考勤記錄、居住證明等材料。先向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,認定通過后享受工傷待遇。
公司要支付治療期間的工資。比如員工住院30天,公司要照常發基本工資。如果留下殘疾,公司要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。標準是7-33個月工資,具體看傷殘等級。這些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。
員工可以同時找肇事方索賠。比如對方司機全責,除了工傷保險,還能要求對方賠償精神損失費。但醫療費不能重復賠償,需要提供發票原件給一方。
五、第三方責任如何處理
外賣員送餐途中撞傷人,平臺公司要擔責。雖然簽的是合作協議,但法院通常認定存在勞動關系。傷者可以要求平臺公司賠償。這類案件近三年增長明顯,2022年北京就有17起類似判決。
公交車急剎車導致乘客摔傷,運輸公司要負責。乘客買票坐車,運輸合同就成立了。不管司機有沒有過錯,公司都要賠償。2021年上海法院判決某公交公司賠償乘客12萬元。
學校校車出事故,教育機構要承擔責任。未滿8歲兒童受傷,學校必須賠償,除非能證明盡到看管責任。家長要收集接送記錄、監控錄像等證據。這類案件調解成功率較高,通常三個月內解決。
法律依據:
《民法典》第1207條規定,造成人身損害要賠償醫療費、護理費、交通費。造成殘疾的還要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。賠償金額根據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工資計算。
注意事項:
1. 事故現場要拍全景照片,包括周邊標志標線
2. 及時復印對方駕駛證、行駛證、保險單
3. 做傷殘鑒定要在治療結束后180天內
4. 和解協議要寫明"一次性了結"字樣
5. 訴訟時效是事故發生日起三年
(全文共計218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