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責任共分幾類都是如何規定的
# 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全解析
## 一、交通事故責任分哪幾種?
我國將交通事故責任劃分為五種類型。交警部門調查后,會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和過錯程度來劃分責任。五種責任類型包括:全部責任、主要責任、同等責任、次要責任和無責任。
每個案件都需要具體分析。交警會查看事故現場,收集證據,再對照交通法規進行判定。責任劃分直接影響處罰力度和賠償金額,有時還會涉及刑事責任。
## 二、哪些情況要負全責?
當事故完全由一方過錯引起時,該當事人需承擔全部責任。比如駕駛員闖紅燈撞到正常行駛車輛,闖紅燈方就要負全責。
有兩種特殊情況直接判定全責:第一種是當事人逃逸。逃逸會導致現場被破壞或證據丟失,導致交警無法查清真相。第二種是故意破壞現場。比如移動車輛位置、擦除剎車痕跡,這些行為都會被判定全責。
## 三、多方事故怎么劃分責任?
兩輛以上車輛發生事故時,責任劃分比較復雜。交警會分析每個駕駛人的行為,看誰的行為對事故發生影響更大,過錯更嚴重。
責任等級分為三個檔次:主要責任指過錯程度占70%以上,同等責任指雙方過錯相當,次要責任指過錯程度占30%以下。比如兩車在路口相撞,超速車輛可能擔主責,未觀察路況車輛可能擔次責。
## 四、意外事故要擔責嗎?
當事故完全由不可抗力或意外導致時,所有當事人都不需要擔責。比如正常行駛時突遇山體滑坡,或被其他車輛撞飛的石塊砸中,這類情況屬于交通意外。
但要注意兩種例外情況:如果發現當事人隱瞞病情導致車輛失控,仍需擔責。如果一方故意制造事故,比如開車撞人報復,肇事方全責,受害方無責。
## 五、責任認定有哪些流程?
交警到達現場后要做三件事:第一,拍照記錄車輛位置和痕跡。第二,測量剎車距離和碰撞角度。第三,收集行車記錄儀和監控錄像。
責任認定書會在10個工作日內出具。當事人可以申請查看證據材料,對有疑問的判定可在3天內申請復核。最終認定書將作為處理賠償和處罰的核心依據。
## 六、責任劃分影響有多大?
主要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:第一,賠償比例。全責方要承擔全部損失,主責方通常承擔70%賠償。第二,行政處罰。全責方可能被扣12分,次責方可能只扣3分。第三,刑事責任。造成人員死亡且負主責以上,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。
## 七、遇到事故該注意什么?
首先要在現場做好三件事:打開雙閃燈,擺放警示牌,轉移車內人員到安全區。其次要保留五個證據:行車記錄儀視頻、對方駕駛證照片、現場全景照片、碰撞部位特寫、目擊者聯系方式。
不要做三件事:不要私下挪動車輛位置,不要隨意承認錯誤,不要簽署任何現場協議。應當等待交警處理,必要時聯系保險公司定損員。
交通事故處理看似復雜,但只要了解基本規則就能有效應對。記住關鍵點:及時報警、保護現場、配合調查。遇到責任爭議時,可以申請調取路口監控或委托專業機構做痕跡鑒定。平時遵守交規,就能最大限度避免責任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