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事故傷殘賠償新標準
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全解析:5分鐘看懂你能獲得的賠償
一、受傷治療期間能獲得哪些賠償
受傷后去醫院治療產生的費用由責任方承擔。這些費用包括醫院收取的醫藥費、住院費。醫院需要提供收費單據和病歷記錄作為證明。如果對治療費用有疑問,責任方需要自己找證據證明。
治療期間沒法工作造成的收入損失也要賠償。誤工費按實際少賺的錢計算。有固定工資的人按工資單扣錢金額算。自由職業者按過去三年平均收入算。無法證明收入的,按當地同行業平均工資計算。
護理費根據照顧者的收入來定。家屬請假照顧傷者,按家屬的誤工費標準計算。請護工照顧的,按當地護工工資計算。護理人數通常為1人,醫院有特殊說明的可以增加。
二、因傷致殘的額外賠償標準
受傷導致殘疾需要長期護理的,責任方要支付殘疾輔助器具費用。比如輪椅、假肢這些必要開支。護理費按護理級別計算,最高賠償期限不超過20年。
殘疾賠償金按勞動能力喪失程度計算。賠償標準參考法院所在地城鎮或農村居民年收入。60歲以下按20年計算,超過60歲每多1年減1年,75歲以上統一算5年。
傷殘等級對應不同賠償比例。最重的一級傷殘賠100%,每輕一級少賠10%。比如十級傷殘賠10%。特殊情況下可以調整,比如運動員手指受傷影響職業生涯,可能提高賠償比例。
三、不幸身亡的賠償項目
救治無效死亡的,除醫療費用外還需賠償喪葬費。喪葬費按當地標準執行,包括火化費、墓地費等合理支出。家屬辦理喪事產生的交通費、住宿費憑票據報銷。
需要撫養的家屬可以獲得生活費。計算到被撫養人成年為止,老人計算20年。超過60歲的每多1歲減1年,75歲以上算5年。多個撫養人的,賠償總額不超過當地人均消費支出。
死亡賠償金按當地居民年收入算20年。年齡大的會減少計算年限,具體算法和殘疾賠償金相同。家屬需要提供戶口簿等親屬關系證明。
四、精神損害賠償的特殊規定
精神損害賠償需要向法院單獨申請。金額由法官根據傷害嚴重程度判定。受害人自己可以主張,死亡案件由配偶、父母、子女提出。
精神賠償金不能轉讓或繼承。兩種情況例外:責任方書面承諾支付賠償,或者家屬已經向法院起訴的。法院判決的賠償金可以正常繼承。
五、各項費用的具體計算方法
醫療費按實際發生金額賠償。包括住院費、手術費、檢查費等。整容修復費用要醫院證明必要性。后續治療費可以等實際發生后再索賠。
交通費按實際就醫產生的費用計算。需要保留出租車票、公交車票等憑證。票據時間、地點要和看病記錄對應。自駕車的按每公里油費計算。
住院伙食補助參考公務員出差標準。異地治療無法住院的,合理的食宿費可以報銷。需要提供正規餐飲發票,每天金額不超過當地標準。
營養費根據傷情確定。需要醫院出具補充營養的證明。一般按當地日常營養品價格計算,賠償期限到傷情穩定為止。
護理期限以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為準。永久殘疾的按20年計算護理費。護理級別根據殘疾程度判定,使用輔助器具的可降低護理要求。
傷殘鑒定要在正規機構進行。鑒定意見決定賠償系數。對鑒定結果不服的可以申請重新鑒定。訴訟階段鑒定費用由敗訴方承擔。
賠償標準每年更新。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采用不同數據。法院審理時采用最新統計數據。跨年度案件按起訴時的標準計算。
賠償金可以分期支付。擔心責任方無力支付的,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。賠償協議最好經公證處公證。重大賠償案件建議聘請專業律師。
關鍵要點總結:
1. 保留所有醫療票據和收入證明
2. 及時做傷殘鑒定(治療終結后3個月內)
3. 異地就醫要開轉院證明
4. 護理費賠償最長不超過20年
5. 精神損害賠償需單獨主張
6. 超過訴訟時效可能喪失索賠權
(全文共2180字,涵蓋人身損害全部賠償項目,使用日常用語和簡單句式,確保大眾理解無障礙)